close

那一天的情況是這樣的,開演在即,觀眾們已經陸續進場落坐了,工作人員卻在這個時候發現,舞臺上杵著一根不該出現的手電筒,光源往下罩著,直直的立在那裡。幾個人在對講機裡嘁嘁討論該怎麼處理好,徵得了舞監的同意,肇事者挺身出場,去把那只誤登了臺的手電筒搶救下來,經驗老到者有云:這種時候就是要大大方方的走出去解決,畏畏縮縮的更惹觀眾注意。

這一切都是為了「馬克」。那天用的是夜光膠帶,這種膠帶可以在暗處發亮,前提是得先讓它吸飽了光,正因如此,才會在臨開演時把手電筒罩在那裡(餵光),希望可以讓演員或換景的工作人員看得更清楚,只是這愛心忘了收拾。

在劇場裡,大概沒有什麼東西比馬克更加矛盾了,工作人員和表演者們撐大了眼睛想要找到它;另一方面,又盡可能的不想落入觀眾的眼裡。馬克(mark)是臺灣慣用的稱法,大陸管它叫「舞台上用做記號的膠帶紙」,通用世界的說法則是spike tapemarking tape

 

夜光膠帶一卷得花上好幾百塊,對於不太寬裕的劇團而言是頗昂貴的東西,通常是到正式開演前才捨得換上,而且演後還要回收再利用。彩排期間或是換場時不太暗的場景,用的則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電工膠帶,一卷1015元搞定。碰上地毯的時候,則使用材質相合的布紋膠帶。

電工和布紋膠帶都有很多繽紛的顏色可供選擇,方便做色彩管理,諸如在不同的場次使用不同的顏色做定位。顏色較為單一的夜光膠帶,通常是發出如夜明珠般的黃綠光,就依賴工作人員的巧手,裁拼成各種不同的形狀,碰上場景結構複雜的演出,除了常用的方格、長條、十字、三角之外,連ABCDE等一干字母也照樣貼得出來。而無論用的是哪種材質的馬克,定位完成後通常都會在上面加貼一層霧面的透明膠帶,加強防護、避免脫落。

 

劇場技術人曰:「在劇場,膠帶是萬能」,這話一點都不誇張。不光用在舞臺地板上指揮交通(道具安排、人員走位),在其它地方也各有用途。好比說,圈出危險區域,提醒大家注意安全;當作便利貼使用,標注器材的正確用法;或者在碰不得的電箱上,貼個如封條般的大叉叉。馬克也不是非膠帶不可,劇場裡萬年不變的重要標示,有時也會直接用油性筆做上難以抹滅的記號。

劇場技術大師劉培能老師有不少精彩的事蹟,除了擅用幾何原理精準定位,為人稱頌不已的還有「馬克地布」。當年表坊征戰各地,靠的就是這張上頭貼滿了正確馬克位置的透明塑膠布,到了巡演場地往地上一鋪,所有的馬克便能在短時間之內精準複製。

另有一些馬克事也讓人覺得挺神。有些舞團習慣把馬克做得很幽微,在黑色的舞蹈地板上做黑色的馬克,白地板上則做白馬克。如此不怕舞者難以看見嗎?驚人的實情是,舞者根本不是用看的,訓練有素的舞者自有他的「體感馬克」,可以用腳、用身體感覺交代微凸於地板上的厚度。

 

劇場密集的排練下,用心的表演者,自然可以練就一種定在心裡的馬克;不光只有表演者,換景的工作人員也有這樣的功夫。有時舞臺上的馬克太多,也許就只定桌子後腳的兩個馬克,至於桌子旁邊的垃圾桶、前方的椅子、附近的立燈,就仰賴在反覆練習中所累積出的對相對位置的感覺:演員怎樣丟垃圾可以順手?往椅子坐的時候是何種角度?熟習了以後,屆時換景上桌時,就能把周邊一概順手安置好。

這建議可能讓人出戲,但也許下回看演出的時候,可以試著享受一下換景時那個舞臺上「星光閃爍」的時刻,那提醒了我們,在這流暢演出的背後,存在了多少細緻的做工。

 

全文出處 :(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41415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奧汀整合行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